即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,處于整個云平臺的最底層,直接建立在硬件資源之上,通過虛擬化技術構建云主機平臺、管理虛擬機模板,為數據層提供操作系統級別的支撐。
通過云主機,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組織CPU資源、內存資源、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等,形成不同的虛擬機節點,以滿足不同應用需求,如數據庫節點、GIS計算節點、GIS應用節點、GIS桌面節點、行業應用節點等。
|
即Data as a Service,處于基礎設施層之上,通過數據資源的整合管理,為平臺層、應用層等提供數據及綜合信息服務。
針對數據資源,主要以地理空間框架及地名地址為基礎,可整合建筑物、人口、法人、宏觀經濟等公共基礎信息;也可擴展三維、地下管線、物聯網節點等豐富的空間信息資源,形成時空一體、二維三維一體、地上地下一體的數據資源管理體系。同時,數據層支持多種數據管理方式,包括管理結構化數據源的關系型數據庫,海量高頻應用的非關系型數據庫,高響應效率的內存數據庫,以及管理緩存、臨時文件等的文件服務器。
|
即Platform as a Service,基于基礎硬件資源和數據資源,對外提供數據和功能服務,為云應用者提供應用平臺及軟件研發的平臺。
應用平臺,面向平臺使用者,提供從數據管理、公共服務到平臺運行管理等層面的功能服務。
軟件研發平臺,結合云平臺的特點,采用功能分區的思想,將不同的數據與功能服務構建形成相互獨立的功能分區,通過Geo-ESB進行統一管理,對外提供一系列滿足地理信息應用的API,為應用層提供標準且靈活的服務。
|
即Soft as a Service,面向不同的應用需求,按需組合基礎硬件資源、數據資源及平臺服務資源,形成滿足特定應用的云應用節點。
類似于平臺層架構,每個應用均基于同樣的基礎平臺和應用框架進行設計和構建,采用功能分區的模式進行部署,實現業務系統之間的獨立性,方便各塊業務的獨立管理與升級維護等。
機制:包括政策法規、管理機制、標準規范、技術資金等各種保障機制,來保障平臺的平穩和長效運行。
|